中国绿色时报4月15日报道山里的草木刚刚返青,陕西省宁陕县旬阳坝镇大寺沟村猪苓种植户张保龙就忙着和村民一起到林子里砍树枝,为4月份猪苓种植做准备。大寺沟村有农业人口68户250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人均林地却多达64亩。
目前,除两户五保户外,全村各家各户都栽种了猪苓。2008年,村里共发展猪苓4.8万窝,人均纯收入达2720元;2009年,全村新发展猪苓3.8万窝,猪苓成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猪苓是一种真菌类药材,栽培猪苓每平方米纯收入可超过150元。
群众形象地把猪苓称为黑色乌金,流传着一窝一口猪、十窝一头牛、百窝万元户、千窝小洋楼的顺口溜。自林改启动以来,大寺沟村农民发展林业产业的热情高涨。旬阳坝居民汪顶宗,大寺沟村民张宝龙、朱学礼、赵本全等50多名猪苓栽培技术人员和生产大户一起,筹备成立了大寺沟村中药村专业合作社,推广猪苓栽培模式。
短短两年时间,这个昔日的穷村就靠发展林下种植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猪苓致富村。陕西省林业厅林改处处长翟佳说,自2007年启动林改试点以来,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9个县(市、区)完成了主体改革任务。
林改后,产权一定70年不变,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群众把分到手的林地、林木视作重要的家庭财产,精耕细作,加倍珍惜。
作为陕西率先开展林改的10个试点县之一,宁陕县目前已发展袋料食用菌1500多万袋,嫁接板栗210万株,建设核桃园1.2万亩、桑园1800亩、药材园1300多亩,开展荒山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管护退耕还林19.4万亩。据初步统计,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1940元增长到2650元,其中来自林业的收入超过1600元。
林改前,新场乡同心村林子虽多,却是一个光棍多、女人少、丫头大了往外跑的穷山村。林改后,全村户均林地超过330亩,依靠发展食用菌和林下种养业,村民收入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同心村村支部书记李永贵说:林改前,村民有四愁:一愁林子没人管,二愁闲着没事干,三愁过年吃白饭,四愁娃儿都成光棍汉。
林地确权到户后,林子有人管了,耕山也挣钱了,打工的往回赶了,姑娘小伙儿也对上眼了,男女老少都有盼头了。为了让农民拿到林权证以后能够增加收入,陕西省林业厅先后与省农村信用联社、农行陕西分行合作,签订了林权抵押贷款合作协议和支持陕西林业发展提供信贷资金的协议;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省财政厅、省保监局、省银监局等5部门和单位,印发了《关于做好陕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金融发展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对财政金融服务林改和林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80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的资金需求。解决资金的同时,陕西省还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的决定,计划未来10年,实现全省农民人均1亩干杂果经济林目标;到2020年,全省新建和改造核桃等干杂果经济林1200万亩,总面积达到2750万亩。
翟佳说,陕西将按照推进一项工作、出台一项政策、完善三项制度的目标,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的县(市、区),全面推进配套改革。推进一项工作,即继续加强与信用社、农行等金融部门的合作,制定出台抵押贷款政策办法,力争在林权抵押贷款上有一个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出台一项政策,即加强与省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商,力争出台政策,使林业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专业合作社享受同等的政策待遇;扶持、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解决林改后分散经营问题,为林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打好基础。完善三项制度,即争取建立和完善林权流转必需的森林资产评估师制度和评估制度两项制度,为后续开展林权流转做好准备;继续落实好集体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本文关键词:林地,经营,让,陕西,农民,加快,致富,步伐,中国,wellbet手机官方登录
本文来源:wellbet手机官方登录-www.grademydaycare.com